我们在影视剧里,总能看到抢救病人时,医生两手各拿一个电极,贴在病人胸壁上,并说:"其他人离开床"。立即按充电按钮、放电,给病人除颤,病人噌的从床上弹起又倒下,看上去很危险的样子。这就是患者发生室速、室颤时,医生给患者除颤挽救患者生命的过程。
你能想象,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在患者的胸腔内安装一个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识别患者的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并及时给予除颤,以挽救其生命吗?
近日新钢中心医院心内科团队,在介入手术室完成首例双腔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对防治院外心源性猝死发生及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迈入新台阶。
据了解,72岁的李大爷,因胸闷头晕、黑蒙心慌,全身冒冷汗,被家人送来医院。经住院检查发现,其患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该病非常凶险,随时有心脏猝死风险。按照常规治疗措施,应给予射频消融或者药物治疗,但因其患有的多源性室早,射频消融效果不佳,只能改为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后发现,李大爷对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口服药比较敏感,用药后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药物治疗不耐受,频繁的心律失常,随时可能危及李大爷的生命。
接下来的治疗该怎么办呢?这个难题一下子落在了心内科团队身上。
针对李大爷的情况,心内科主任胡永兵组织主治医生吴文及心内科团队反复讨论,决定为其行:埋藏式双腔电复律除颤器安装术(ICD)。
一个盒子(ICD),既有除颤的作用,又有起搏器,当病人发生室速、室颤时,它能自主识别,并除颤。当心动过缓时,又能自主起搏。该手术方案,成功解决了李大爷的心律失常和用药心律过慢的多项复杂又矛盾的问题。
6月18日,心内团队在院介入室,成功为李大爷行微创埋藏式双腔心脏电复律除颤安装术(ICD),手术全程三小时,手术成功,目前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病情恢复良好。至此,威胁李大爷生命安全的心脏病,彻底解决了。
以往该类手术,患者需至上级大医院进行治疗。此手术的顺利完成,避免患者到外地大医院去做手术的舟车劳顿。为患者降低了治疗费用,节约了治疗时间,也减轻了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