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下午,在歌曲《怒放的生命》中拉开了医院首期无喉患者食管发声言语康复公益学习班的序幕。学习班将免费教授食管发音的基本方法及抗癌保养知识,促进无喉患者心理、身体的全面康复,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据了解,这是江西省首个无喉患者食管发声言语康复学习班。
他们很不幸,由于疾病的原因无奈地选择了全喉切除术,失去了发音的器官,从此丧失了语言功能、经鼻呼吸和一些其他相关的功能。给其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巨大困难。在电子喉、气动式人工喉、食管发声等几种发声重建方法中,食管发声因掌握方法简便、不需采用附加工具就能够重新开口说话,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它是无喉者语言康复的首选方法。
耳鼻咽喉_头颈外科副主任护师鄢丽2012年在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学习时,看到那里全喉切除术后的无喉患者,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食道语相互交流让她感到非常惊讶。感叹在自己的城市有些全喉切除的患者术后数年都不会说话!今年三月,她再次前往北京食管发声培训班学习,希望帮助无喉患者找回原来的声音,告别无语的世界,回归正常社会交际活动。据了解,食管发声其原理是将空气咽入食管,使食管贮藏一定量的空气,在气体未进入胃之前,借助胸内压力,并运用环咽肌的收缩,使缩小的食管上端和下咽部的黏膜形成振动源,以嗳气的形式使振动源发生振动而产生基音,经构音器官的加工而形成食管音。学习该方法没有年龄的限制,患者无需借用任何辅助工具,不需再次手术、无创伤,不用服药,无痛苦,不需手控亦可以发音,一劳永逸,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符合患者的生理,在心理和社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无喉患者通过学习食管发声训练,利用自身食管发出声音,重建语言功能,有效解决了全喉切除术后失去语言交流沟通能力的问题,患者不再为失去语言功能而忧虑和痛苦,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为能更好地办好公益学习班,帮助无喉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鄢丽邀请了她曾经主管的一名患者——李先生。24年前,李先生被诊断喉癌而无奈经历了全喉切除手术从此进入了无言世界。但乐观、积极向上的他,并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气馁。他不畏辛苦远赴上海学习食管发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周的学习,他掌握了食道发声的技巧后,回到家中持之以恒的进行发音练习,半年后他便能无障交流。如今,热于助人的他毅然加入此次公益学习班中。相信,学习班有李先生的言传身教定能帮助无喉患者找回昔日的信心。
了解食道发声新动态
李先生现身传授经验
学习班合影